八国联军为何火烧圆明园
八国联军为何火烧圆明园
首先圆明园是英法联军1956年烧的,八国联军是1900年入侵**后 只是打劫了园内残存建筑。英法联军火烧的原因:由于此前清廷谈判代表曾拘捕英国军使巴夏礼一行,并曾将其囚禁于圆明园中,英军在园中发现《泰晤士报》随军记者被肢解的尸体,英军统帅詹姆斯·布鲁斯遂以“对外交人员实施虐待”为由,下令放火烧园,以作为对清廷的惩罚。
另外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1 义和团到处**外国人及**。
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,但未获回应。2 各国多同情变法维新派,协助康、梁等人逃离清国。事后,太后欲废帝改立,又遭各国强烈反对而不敢付诸行动。加之甲午战败后,列强纷在清国强租港湾、划分势力范围,也增长了慈禧太后的仇外情绪。
3 由于义和团进攻各国大使馆 租界,德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往总理衙门要求保护,途中被清军虎伏击杀*,酿成开战的导火线。此后清廷向十一国同时宣战。
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?
火烧圆明园所造成的影响分为很多的方面。
1、在政治上,这个事件使得**损失了很多的自己的领地和**,**的半殖民地**程度慢慢的加重,甚至使得清朝开始帮助外国的侵略者做事情,丧失了很多主动权。
这次火烧圆明园清朝无动于衷,也让别的**看见了**的利益,开始慢慢组织起来侵占**
2、从经济上来说,这次火烧圆明园的发生导致了别的**的势力直接发展到了我国,方便他们的经济发展,但是我们**的发展被压制住了。
再加上**的人口众多,这也是让列强们得到了廉价的劳动力,但是当时清**的军队又是打不过列强没办法反抗这就导致外国侵略者更加的猖狂。
在之后列强们逼迫**签订《北京条约》这也使得外国的侵略者在**可以更加的肆意妄为。火烧圆明园还导致**的大批文物丢失,**悠久的历史文化遭到破坏,据统计损失文物达到了150万件换算成银两也是很值钱的,这也表现出了这次**的损失是多么的惨重。
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,他们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?
英法联军为什么火烧的【是圆明园】而【不是故宫】?1860年,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城,肆意掠夺了圆明园内种类繁多的奇珍异宝。据统计,圆明园被掠夺的从先秦时期至清代的各类 文物数量高达150万件。
震怒的咸丰帝也无可奈何,只能派大臣去和谈,以尽快结束这场战争。
而英法联军认为必须让清**知道他们的厉害,在谈判中才会争取到更多他们想得到的利益。英法联军总指挥额尔金在日记中记录道:“我们争论了很久,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?如果说要焚灭皇宫,烧毁紫禁城,这样做无疑会把清**留守北京的**一批官员给吓跑。如果他们都跑了,那么我们该找谁谈判呢?又该找谁交涉、签订条约呢?所以摆在我眼前争议最少的选择,就是烧毁那座**最喜爱的圆明园。”
火烧圆明园之前,英法联军还张贴了一个通告:“18日,联军将火烧圆明园,以此作为惩戒。
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,惟清**为其负责。”在额尔金看来这是一个恰到好处的“惩罚”,“此举将使**与欧洲惕然震惊,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”。
英法联军为什么要“火烧圆明园”?
英法联军“火烧圆明园”的真实原因是:毁灭其掠夺** 历史 文物与古董的证据。 据 历史 记载,咸丰十年即1860年,**战争爆发,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占领圆明园。
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福投海自尽。
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,下令烧毁圆明园。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,纵火焚烧,三日熊熊大火,使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、静明园、静宜园、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,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、宫女、工匠葬身火海,这座世界**林园就此化为一片废墟。 这便是 历史 上**的中华大耻“火烧圆明园”事件。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,始建于康熙48年,由圆明园、长春园、绮春园三园组成。
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雍正帝,并赐名圆明园。历经150多年的 历史 ,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,组织了无数能工巧匠,倾注了千百万劳动**的血汗,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、景色秀丽的离宫。清朝**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、听政,处理军政事务,因此也称“夏宫”。
圆明园规模宏大,珍藏文物众多,建筑规格中西合璧,达到了**古代园林艺术的**。 也是一座**几千年的*** 历史 文物博物馆。 据统计,圆明园被掠夺的数量约有150万件,上至**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,下至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。
英法联军将其洗劫一空之后,便一把大火毁灭掠夺证据,致使**无法统计文物数量及去向。这便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真实意图。 大肆抢掠其中的珍宝后,为掩盖其弥天罪恶,不惜以放火而毁踪灭迹。
也不排除既然拿不走、宁愿毁掉的恶毒**心理作祟。 在这里要明确一个事实:圆明园被烧过两次:分别是在1860年的第2次**战争,还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。 1860年英法联军,英军15000余人,法军7000人。分别在额尔金和葛罗带领下,于10月6号至10月9号,在圆明园大肆抢劫以及焚烧。
抢劫是法国人想开始带头干的, 放火是英国人带头干的。 1900年英法美日德意奥俄,这8个强盗合伙,再一次洗劫圆明园。 共计抢劫了150多万件文物,破坏掉的不计其数。为了掩藏他们的罪行,这8个强盗再次放火烧了圆明园。
圆明园第1次被烧后,清**还打算重新修起来,但修了一部分之后发现工程太浩大,花的钱太多,也就放任不管了。 圆明园第2次在被抢劫焚烧之后,本土军阀以及无知的平民,像食腐动物一样,将圆明园里面的石料,土壤全部挖走。 所以圆明园那8个强盗给合伙杀*的。而他的尸体却是被本土军阀以及无知平民给瓜分了的。
圆明园历经康熙,雍正,乾隆,嘉庆四朝,共计150年才修建起来世界上**的一座万园之园,被英法美日德意奥俄,本土的割据军阀,还有无知平民以及那个废物晚清**,给合伙谋杀了。 在初中 历史 课本上,火烧圆明园的 历史 老师没有细讲,教科书里面也极不完整,包括后来拍了个电影《火烧圆明园》也没说个所以然,有些莫名其妙地就被烧了。那么英法联军(至于到底是英法联军还是八国联军干的这里不做讨论)为什么火烧圆明园呢?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? 后来有个参与使节团的法国人写了回忆录,对当时情况描写:我们被困在一个木牢里,麻绳绑住我们的身体,连续在烈日下暴晒数日,无水无食,不少人都横*高温之下。
消息传到英法两国,举国震惊。英法两国的国民认为是**人违反国际条例和普世价值观在先,英法两国决定报复,以火烧一座宫殿为代价,这个代价就是——圆明园。 英国驻清的特派官员在火烧前有在北京城里贴出公示,告知火烧时间和地点,意思是**老**就不要去,结果**人还偏偏就去了。
英法联军在抢,**人自己也在抢,太监、奴才也都没闲着,后来也有盗墓者进去偷盗,逐渐演变为至今的破败景象。 事情来龙去脉大致就这样,所以可以罗列出英法联军火烧的主要原因如下: 第二:外国人、传教士被迫害。朝廷为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,利用义和团家国情怀到处**外国人及传教士,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,但未获回应。 第三: 租界被攻击,大使被杀。
在清廷的纵容下,义和团大肆攻击各国大使馆租界,德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往总理衙门要求保护,途中被清军伏击杀*,酿成开战的导火线,此后清廷被迫向十一国同时宣战。 第四:火烧圆明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想毁掉抢劫的罪证。 第五 : 烧掉**人自信,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。
第二次**战争,英法联军在登陆天津大沽口时被打败,对不可一世的英法是不可接受的,再次打进北京势必不会空手而归,他们没有选择焚烧紫禁城,而是圆明园。 因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的万园之园,它代表了清朝这个封建帝国的所有,权利、地位、财富。 英法选择烧掉这个至高无上的圆明园,也就烧掉清廷的尊严、烧掉了**人的自信,**的把你打趴在地上动弹不得。 在 历史 的长河中泛舟而行,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。
近代史上,第二次**战争的苦痛也许是清朝统治者最难忘怀的一幕。数千年国人心目中最为神圣的皇权竟遭到了西方无情地嘲弄,英法联军开进了北京,成千上万的军队无法保证北京的安全,英法联军如入无人之境,咸丰仓皇逃往热河,将**的心脏丢弃在了联军铁蹄之下,也将沉重的震撼带入了整个**的中枢系统。对于当时的**尤其士大夫来来说,这是 历史 上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和巨大灾变, “海国作乱,自古无闻,明时有倭寇之警,亦未尝连衡诸海国,直犯神州赤县也” 。
战事从广东发端竟将战火燃到了北京城内, “夷氛逼近,一夜数警,人心惶惑,城内迁徙络绎,各衙门官员纷纷远避,十室九空”, 联军由安定门而入, “恃捍登城,……尽逐我城上防兵,将我大小炮位,掀落城下,纳诸沟中,”另设夷炮四十六尊,炮口南向,“北面城垣,东西长十里,尽被占踞,……城门听其启闭,反禁止**人不得出入”。 昔日京华景象如同洪水过地,荡然无存,给了国人以最猛烈的震击。 英法联军扬言要炮轰北京,捣毁皇宫;接着冲进了圆明园——这座经营了150余年,综合中西建筑艺术成就,聚集了古今艺术珍品和历代图书典籍的**皇家园林,先是对它大肆劫掠,然后又将其纵火焚毁。他们声称 “它是**喜爱的住所,对其进行毁坏不仅是给他的 情感 一�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uiqixing.com/ziwotisheng/6082.html